在2025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暨段位积分赛河南省分站赛中有一支年轻的代表队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就是由李嘉茵,段肖韩,杨康荣,赵青怡,曹峻豪和丁桂春组成的洛阳理工学院代表队。他们在本次比赛中参加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和太极养生杖四个集体赛均获得一等奖,在个人赛中也收获3个一等奖和3个二等奖。

(洛阳理工学院选手赛场合影)
洛阳理工学院的健身气功项目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构建了一个“专业指导+赛事驱动+课程普及”的成熟体系。体育教学部的郑强芬副教授是核心人物。她不仅是洛阳市健身气功协会的副会长,自身也是一位屡获殊荣的习练者,同时还长期担任校代表队的教练。这位集专业权威、实战经验与教学热情于一身的教练,是队伍取得佳绩的关键。在2025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中,洛阳理工学院代表队4名运动员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完美演绎了八段锦的刚柔相济与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圆活连贯,继2022年、2024年夺冠后再度包揽两项集体一等奖,并在个人赛收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郑强芬老师兼运动员参加比赛,也荣获女子教工组太极养生杖一等奖。这些持续的高水平竞技成绩,不仅证明了实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健身气功在校园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洛阳理工学院代表队在2025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
除了竞技队伍,学校也注重健身气功在更广泛学生中的推广。学校注重将健身气功融入常规体育教学,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门古老功法。几位参赛选手同时也是学校社团的骨干,承担着教会更多同学健身气功的重任。健身气功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并非偶然,而是其本身特质与当代大学生需求的高度契合。首先健身气功满足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好奇。习练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让青年学子与千年智慧对话。其次健身气功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对于学业压力大的大学生而言,这是有效调节身心、缓解疲劳的理想方式。这些特点使健身气功成为年轻人应对现实健康问题的选择。

(洛阳理工学院代表队在赛场上)
简单易学,节省时间,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的特点,对时间碎片化、追求效率的学生群体非常有吸引力。从最初少数高校的试点,发展到如今覆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各地高校积极探索健身气功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形成了包括公共选修课、社团活动、专业代表队训练和全国性竞赛在内的多层次体系。在全国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上,多所高校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反映了高校健身气功整体水平的提升。随着健身气功在高校中的持续推广,其参与人数和竞赛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展现出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代校园中的旺盛生命力。

(洛阳理工学院代表队在赛场上)
健身气功作为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青年一代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亲身感悟其中的哲学思想与养生智慧,增强了文化自信。它的存在也打破了以往校园体育活动以西式竞技项目为主的格局,为全民健身注入了古朴而新鲜的血液,培养了一批如洛阳理工学院代表队那样既精通技艺又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青年传承者。祝福大学生们都因这段与千年智慧对话的时光,而步履从容,心有所依。让古老的智慧,因青春的诠释而焕发新生;让青春的旅程,因传统的滋养而更加丰盈。
